tyc86太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TOP
返回前页
Menu
2021/05/10

行业资讯

这些国企改革“新名词”,你都了解吗?

随着国资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出台,出现一些新名词、关键词,体现了最新的国企改革发展情况,这些“新名词”、“关键词”又有着怎样的含义呢,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来解析一番。


文|张军(知本咨询中长期激励资深专家、项目管理专家)


一、 国有经济“五力”


——国有经济发展新目标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要“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以下简称“五力”),体现了新时代、新情境下,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使命和新目标。


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提升国企的竞争力不是同行业国企之间的竞争,更不是和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去竞争,是为了参与国际竞争。


通过战略性重组、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途径,促进国有资本向科技、国防、安全等重要领域集中,进一步走出去参与全球经济领域竞争,参与国际市场的分工和协作,“今后三年是国企改革关键阶段”。


增强国有经济创新力。创新力是国有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创新突破的主力军。


国有企业增强创新力需要不断整合平台资源和技术力量,建立创新平台和技术创新团队;制定生产技术、设备重点项目计划,配套科研资金,提升技术创新成效;加大技术集成创新,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继续深化“管资本”的国资监管体制。


近年来,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架构已基本建立,今后应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两类平台的功能和作用,加快推进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和运行质量。


增强国有经济影响力。应注重提升国有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享有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不断增强企业全球化资源配置能力,积极参与全球产业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更好融入全球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


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升产品市场影响力。


增强国有经济抗风险能力。是提升国有企业综合竞争力、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


抗风险能力即包括保障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又强调防范国有企业战略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国有企业应当加快培育快速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动态能力,平衡好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活动与健康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两利四率”


——国企考核的核心词


“两利”:即净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和利润总额的区别在于税率,不同企业适用不同税率。


所以不管是净利润还是利润总额,“两利”就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管理绩效以至偿债能力的基本工具,同时也是反映企业多方面情况的综合指标。


“四率”:即营业收入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


营业收入利润率。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率的指标,反映了在考虑营业成本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通过经营获取利润的能力。


资产负债率。是衡量公司财务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折射出公司当前股价的风险程度。资产负债率超出合理范围越高,财务风险就越大。


研发投入强度。是衡量一个企业在研究、创新上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的指标。体现了国有企业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努力程度。


全员劳动生产率。是企业每位员工在单位时间为企业创造的营业收入,重要的变量是企业营业收入和企业员工人数。


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


“两利四率”考核指标体系成为衡量国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引导企业关注改善经营效率和发展质量,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


企业应注意发展速度、盈利水平和负债结构的平衡,不断降本增效,提高单位产出,注重效率改善、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


三、“两非两资”


——战略聚焦,资产整合


两非:即非主业、非优势业务。


两资:即低效资产、无效资产。


针对国有企业在业务组合当中出现涉及盲目多元化、过度分散,不能体现战略目标和核心竞争力的情况。国资委要求国有企业持续推动非主业、非优势“两非”和低效、无效资产“两资”的退出。


聚焦国企主业的战略指标,聚焦高效资产和有效资产。


十四五规划期间将以优化国有资本,进一步突出实业主业等重要措施,集中国有经济优势资源,提升主业竞争力。


四、“一个抓手”、“四个切口”、“三个明显成效”


——国企改革重点任务


一个抓手:就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


四个切口:即,


一是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活力,形成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


二是狠抓创新,强化创新激励,在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发挥支柱带动作用。


三是化解风险,突出主责主业,压减企业管理层级,压实监管和股东责任。


四是规范核算,在实行公益性业务分类核算、分类考核上取得重要成果,加快建立和完善国有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和评价制度。


三个明显成效:即,


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上取得明显成效。


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取得明显成效。


在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上取得明显成效,不断增强国


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2021国企改革将紧盯重点难点问题发力攻坚,力争今年年底实现国企三年攻坚任务的70%,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取得决定性成效。


五、 “一个总目标”


——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在“十四五”期间国有企业要实现“一个总目标”,就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灵活高效,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更加健全。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是加强国家能力建设的基本途径。


国有资本的做强,既要遵循资本属性,又要依靠市场规律。


国有资本的做优,要优化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完善市场化选人用人与激励约束机制。


借助资本积累国有资本可以快速做大,混合所有制是实现做大国有资本的具体有效形式。


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不应以削弱民营经济为代价,而是在公平竞争中与民营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相辅相成。


六、“三位一体”


——国资委定位


三位一体:指国资委的“三位一体”职责,即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国资委履行:


中央企业出资人职责。


全国国有资产监管职责。


负责中央企业党的建设工作职责。


“三位一体”的职能定位,进一步理顺了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出资关系,巩固了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厘清了出资人代表与监管企业的职责边界,不仅有利于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保障国有企业成为独立市场主体,还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位一体”的职能配置实现了“三个结合”,即管资本与管党建相结合、履行出资人职责与履行国资监管职责相结合、党内监督与出资人监督相结合。


进一步强化了国资委履行国资监管和国企党建的主体责任,更加注重通过法人治理结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七、科技创新“特区”


——政策倾斜


说到“十四五”,有一个“新名词”不得不提,那就是科技创新“特区”。


在 “十四五”时期国有企业在促进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中应该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努力打造科技创新“特区”。


为推动中央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工作,国资委按照“能给尽给、应给尽给”原则,从强化考核引导,加大薪酬分配支持,健全激励机制,加大资本金支持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集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加快攻关步伐。


对企业研发投入在经营业绩考核中全部视同利润加回,对于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的企业给予更高的加分奖励。


正在继续深化的“科改示范行动”,将更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用于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推行科研项目“揭榜挂帅”、项目经费包干制等新型管理模式,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八、“三个结合”


——严控债务风险


3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强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分类管控资产负债率、开展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依法处置违约风险、规范债务资金用途等八个方面,向地方国资委提出了工作要求,为地方国资委化解地方国企债务风险提供了指引。


《指导意见》细化并落实了“三个结合”基本原则:“点面结合、长短结合、防禁结合”。


“点面结合”,就是“面”上严控企业负债率,分行业确定负债率的警戒线、管控线,一企一策确定负债率的年度目标,保持整体债务水平的稳健可控。


“点”上严管高风险企业,对于负债率过高、流动性紧张的企业纳入重点管控名单,实施特别监管;推动高负债子企业回归正常负债水平。


“长短结合”,就是“长”期抓长效机制建设,各地方国资委要坚决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要求,立足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长效机制建设,督促指导企业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解风险难题。


“短”期防债券违约,对企业债券占带息负债比例,短期债券占全部债券比例实施分类管理。


“防禁结合”,就是“防”风险积累,加强金融衍生品、信托、基金、担保等金融业务的日常监测和专项检查,主动控制新增金融业务;“禁”高风险业务,严禁融资性贸易和“空转”“走单”等虚假贸易业务,管住生产经营重大风险点。


国有企业债务风险事关金融稳定的大局,加强债务风险防控是国有企业提高抗风险能力的重中之重,也是国有企业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必要前提。


小结


通过以上这些2021国企改革发展情况中的“新名词”、“关键词”的解析,我们不难看出最新这轮国企改革有着清晰的脉络:


突出主业、强化盈利;


提质增效、防范风险;


科技创新、市场对标;


加强治理、坚持党建。


各位国有企业的朋友,您Get到了吗?